制药工业废水主要包括四种:抑菌素工业废水;合成药物生产废水;中成药生产废水;各类制剂生产过程的洗涤水和冲洗废水。
制药产生的污水因其污染物多属于结构复杂、有毒、有害和生物难以降解的有机物质,对水体造成严重的污染。同时工业污水还呈明显的酸、碱性,部分污水中含有过高的盐分药厂。废水主要包括抗生素生产废水、合成药物生产废水、中成药生产废水以及各类制剂生产过程的洗涤水和冲洗废水四大类。其废水的特点是成分复杂、有机物含量高、毒性大、色度深和含盐量高,特别是生化性很差,且间歇排放,属难处理的工业废水。
制药废水处理技术
制药废水的处理技术可归纳为以下几种:物化处理、化学处理 、生化处理以及多种方法的组合处理等,各种处理方法具有各自的优势及不足。
1.物化处理
根据制药废水的水质特点,在其处理过程中需要采用物化处理作为生化处理的预处理或后处理工序。目前应用的物化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混凝、气浮、吸附、氨吹脱、电解、离子交换和膜分离法等。
1.1混凝法:广泛用于制药废水预处理及后处理过程中,如硫酸铝和聚合硫酸铁等用于中药废水等。混凝处理的关键在于恰当地选择和投加性能优良的混凝剂。
1.2气浮法:通常包括充气气浮、溶气气浮、化学气浮和电解气浮等多种形式。气浮装置对制药废水进行预处理,在适当药剂配合下,COD的平均去除率在25%左右。
1.3 吸附法: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活性煤、腐殖酸类、吸附树脂等。采用煤灰吸附-两级好氧生物处理工艺处理其废水, 吸附预处理对废水的COD去除率达41.1%,并提高了BOD5/COD值。
1.4 膜分离法:包括反渗透、纳滤膜和纤维膜,可回收有用物质,减少有机物的排放总量。该技术的主要特点是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无相变及化学变化、处理效率高和节约能源。采用纳滤膜对洁霉素废水进行分离实验,发现既减少了废水中洁霉素对微生物的压制作用,又可回收洁霉素。
|